工商時報【記者張佩芬/台北報導】
全球貨櫃船運市場船噸過剩問題已嚴重表面化!根據Alphaliner統計,6月底7月初短短兩周內,全球閒置的貨櫃船已經從60艘增加到74艘,美國總統輪船公司所屬的新世界聯盟,剛剛宣布本月中起暫停亞洲─美國西南岸航線,德翔海運與中國海南泛洋航運也證實撤一條美西航線。影響所及,國內各大船公司已開始重新檢討造船計畫,長榮的百艘船建造計畫,集團副總裁謝志堅透露已在重新研究檢討。
因為船噸過剩,目前市場已進入第3季的年度最大旺季,運價卻無法同步提升,即使4月份美西航線第一家廉價海運公司(TCC)因市場運價不敷成本已經停航,智利南美輪船(CSAV)在5月先退出美國東岸航線,6月16日結束美西線,市場依然疲弱,接下來是新世界聯盟、德翔與海南泛洋將配置在美國西岸的三條航線減為兩條,停掉寧波、上海─洛杉磯長堤航線。
歐洲航線方面,先是萬海航運與新加坡太平洋船務的聯營航線宣布暫停、韓進海運、智利南美航運等各撤一條航線,陽明海運因為有租用韓進艙位,這次在歐洲線運力跟著略減。
由於船噸過剩問題愈發嚴重,已讓船公司重新思考造船計畫。
長榮集團的百艘船舶建造計畫,在完成30艘8千箱建造計畫後,對於後續中小型船隻訂造,謝志堅指出,集團內部正在研究檢討,在8千箱船隻完工後,現有歐洲線較小型船將可調到地中海、中東等國際次航線營運,多出的船隻可用來加強近洋與東歐、北歐等航線,如果還需要船隻,除了訂造也可考慮採取租賃方式,目前長榮集團約160艘營運船隻,其中近半數是租賃船舶。
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魏家福近日則公開喊話,建議航運業應在未來3年應摒棄老舊船舶,控制訂購新船的數量,讓供需恢復平衡,近日公佈的40艘以內貨櫃船建造計畫,特別強調是要用來汰換老舊船隻。
陽明海運研究中的萬箱級船舶,主要是要與該公司所屬CKYH聯盟搭配營運,公司現在也延緩進度,萬海則表明暫時不考慮加造船舶,只有德翔因自有船比重低,有較大造船計畫,估計近期內就會完成新造船正式簽約動作。